近年来,中式快餐大军向麦当劳和百胜集团步步逼近,推出各种健康美食吸引那些挑剔的食客,使得这两家美国快餐连锁企业放缓了在中国的增长步伐。麦当劳自2007年以来一直维持约2.3%的中国市场占有率,其本土化策略能否挽回流失的顾客?
张兴在中国麦当劳的市场部工作了十几年,在他看来,麦当劳的汉堡在中国堪称“抗通胀”食品,因为10年前5元一碗的面条,现在已经涨到了15元。“卖出的汉堡包数量不断增加,量大了,成本自然就降下来。”张兴告诉记者。
不过,麦当劳这种“抗通胀”的姿态,以及与肯德基之间的价格战,多少透着一些无奈。
时移世易,面对中式快餐的快速崛起和饮食文化的变化,麦当劳叔叔笑得很勉强。今年第三季度,由于在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市场上表现疲弱,麦当劳在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的同店销售额下滑1.4%,运营利润下滑12%。
麦当劳自2007年以来一直维持约2.3%的中国市场占有率,其本土化策略能否挽回流失的顾客?
中式快餐崛起
近年来,中式快餐大军向麦当劳和百胜集团步步逼近,推出各种健康美食吸引那些挑剔的食客,使得这两家美国快餐连锁企业放缓了在中国的增长步伐。
“麦当劳为市场输送了很多人才,比如壳牌、真功夫、汉堡王、屈臣氏、家乐福等,只要是连锁店,就有麦当劳出来的人在里面工作。”张兴说。
确实,不少中式快餐的崛起,几乎是照搬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两个快餐品牌的整个体系标准而发展起来的。味之都和鼎中鼎豆捞这两个中式连锁餐饮品牌的创始人齐大伟毫不讳言,自己就是向麦当劳和肯德基学习的。
安徽*大的中式快餐品牌老乡鸡集团的董事长束从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1999年,我都不知道什么叫特许经营,也不知道什么是肯德基、麦当劳。后来,刚好有一个关于餐饮行业的培训班授课,我才明白什么叫快餐,什么是连锁经营,什么叫特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