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路上涨的食品价格让各餐馆的菜价最高涨了40%。10月份,CPI从4月的7.2%降到3.1%,生猪平均收购价从3月中旬的18.7元降至近日的12.1元,瓶装液化气也由120元/瓶降到了99元/瓶,各类食用调和油价格也比年初最高峰降了10-20元……不少市民开始质疑:成本降下来了,餐馆的饭菜价格为什么没有降呢?记者近日对此进行调查。
一位常年在茶亭街经营小炒的老板告诉记者,猪肉价格、油价、煤气价是降下来了,小店每月能从中省下近千元的成本。可是店租比之前涨了近200元,青菜由原来的一捆3元涨到现在的5.6元,牛肉原先一斤12元左右,现在涨到21.5元,水电也在涨价,每月要多掏60多元,伙计的工资也由800元涨到1000元,加上调味料、餐盒等成本上涨,算下来每个月还要多掏500元左右。“原来每个月差不多能赚2000元,现在只能赚1600元左右了。再降价,就没法活了。”
京元快餐的章总也表示,目前物价虽然有一定下降,但和涨价前相比还是偏高,与此同时,调料、人工、店租等成本仍在不断上涨,因此不会下调套餐价格。不过,近期会在菜的质量及数量上有所改善。
大利嘉城附近一家餐馆的老板告诉记者,在原材料降价时,一般是调整分量,很少会降价。“如果菜价一直不稳定,顾客会很不放心,所以我们不会进行频繁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