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用快餐”怎样才能不尴尬

2014-05-29来源 : 互联网

据报道,我市一家餐馆4月份以来共收到顾客32份捐赠的“待用快餐”,可到目前为止,只领用1份,而且还是**主动**给一位聋哑老人。另据消息,截至7月21日,南京已有40家餐馆自愿签约加入该活动,共收到捐赠快餐470余份,已领用200份,尚剩余270份。这种捐多领少的尴尬现象在全国都很普遍,西安一家餐饮店是当地**推行“待用快餐”的,4月份以来,认购的快餐已经达到284份,而取用快餐量只有95份。

所谓“待用快餐”,就是顾客在餐饮店只要多付10元就可认捐一份食物,这些快餐将放在店里,提供给困难群体或者急需吃饭的人。这本是一件很好的公益行动,为何却遭到如此冷遇?有人分析认为造成此尴尬的是信息不对称,“待用快餐”的信息大多在网上,而需要的人却大多不上网。也有人认为是信任危机所致,不相信“天上掉馅饼”,怕有诈。这些固然也都算原因,但在笔者看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此项活动与公益的需求变化脱节。

公益活动是用爱心满足一部分人的基本需求,而这个需求是随时代发展而变化的。就“待用快餐”而言,作为果腹之欲,如果不是实在饿得不行,而又身边无*,一般人不会愿讨此小便宜。即便是乞讨人员,如今大抵都不要“饭”了,而是直接要“通货”,可见他们的求助需求也在改变。而我们所认为的困难群体,也不太可能每日指望“待用快餐”果腹,否则就该打当地社区干部的**。真正领走“待用快餐”的,只是极少数一时遇到困境的人,快餐自然供大于求。

另一方面,同是公益,帮助方式和帮助名义不同,效果也不一样。比如环卫工,我们在高温慰问时,给他们的矿泉水、冷饮,价值也许还抵不上一份“待用快餐”,但环卫工们都笑逐颜开,乐于接受,因为他们得到的是一种敬重。而要让他们到店里免费享用“待用快餐”,他们却大多不会愿意,因为那种场景,会让人有一种“被施舍”的感觉。“待用快餐”呈现“粥多僧少”的尴尬境况,大约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社会都有需要帮助的人群,任何社会都需要人们奉献爱心,所以公益活动总是受欢迎。但只有把握好公益需求的变化,才能对症下药,把好事办好。几年前,我们常能看到受捐助的贫困大学生感激涕零的镜头,而如今,许多特困生宁可不要捐助也不愿曝光。同理,放在几十年前,“待用快餐”活动也许真的会因僧多粥少而致场面失控,现在遇冷,却也在情理之中。如果餐馆能把人们认购的“待用快餐”集中起来,变成较高面值的餐券,通过社区作为奖品送给一些**清洁工或者其他基层劳动者,成为一种荣誉所得,这样,认购者的爱心有了着落,受捐者取之有尊严,兴许能将这项微公益做出影响,持续下去,不知店家以为如何?

标签: 餐饮行业资讯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