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店**几十万是怎样做到的呢?在贵州省兴义市*偏僻的“荷花塘巷”,有一家名叫“刘记羊肉粉馆”的夫妻店,店面虽说不大,看上去还有几分寒酸。很难想象就这样一家小店,每月的收入就有四万多元,**50多万。一个背街旮旯里的小吃店,生意为何这样*呢?
碗分大小 顾客吃得开心
和许多城市贫民一样,刘济如夫妇用借来的5000元*在兴义市冷清的“荷花塘巷”租一个小铺面。“荷花塘巷”在兴义市的数条街中,不仅街背,而且很窄小,仅容人步行通过。尽管妻子坚决反对,但刘济如深信,“酒香不怕巷子深”,只要你卖的东西顾客愿意买,是不在乎多走几步路的。
创业初的“刘记羊肉粉馆”的生意确实很清淡,每天的毛收入不到50元*。于是,刘济如把粉馆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到别家店里去取经。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粉馆都用同样大的碗卖粉,顾客毫无选择余地,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每碗3元,肚量大的汉子吃一碗不够,老人、妇女和小孩又吃不完。这样既浪费店家原材料,也浪费了顾客的*财。刘济如悟出了点门道,回去后立刻做了块牌子放在店门前,上面写道:“刘记羊肉粉”大碗3元,中碗2元,小碗1元。顾客进店,可随意选择。
就这么简单地把碗分为大小,却把顾客由被动变为主动,不仅尊重了顾客的自**,而且在大小碗的对比中,让顾客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确实是花一分*买到一分货,没有了挨宰的感觉。 “刘记羊肉粉馆”的生意也因此日渐*红起来。
刘济如把碗分大小,套用管理学上的热门词叫做“以人为本”,他不随波逐流,不降低服务标准,处处为顾客着想,而且对市场竞争状况作了合理的分析,并改进经营策略,接着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刘济如在背街上掘到创业的**桶金决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