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菜美名,香飘万里。听烹饪**形容湘菜,犹如诵读一篇华美诗篇:“湘菜品种多、选料精、味道浓、气味佳。色正味浓,如陈年佳酿;馥郁芬芳,似**香茗。其刀工精细,形味兼美;烹调多样,尤重煨;长于调味,口味注重酸辣。”
不久前由湖南省食品质量监督检测所等单位起草的“湘菜标准”获**组通过,于今年元旦起实施。据了解,虽然这只是一个**性标准,但相关部门将通过引导,使湘菜餐饮经营者逐步朝这个标准靠拢。长期以来,中国菜牌子很响,但在具体制作中,缺少一些基本可行的标准。比如说“辣椒炒肉”这道菜中肉和辣椒的比例,一家食府的标准可能是“四六开”,而另一家餐馆的标准可能会“五五开”。而《湘菜基本术语》和《湘菜分类和名》将会解决这类分歧。
作为美食大国,传统意义上的“八大菜系”赫赫有名,其中一枝*秀的湘菜更是历史悠久。它有别于东边的甜,南方的清淡,西边的麻和北方的咸鲜,匠心*具地讲究“热得烫,辣劲足,香味特,五味和”。热得烫:湘菜行话中有“一滚当三鲜”之说。辣劲足:湘菜俗话曰,不辣不成菜。香味特:湘菜吃后常用“齿颊留香”来形容,有时候香的重要性可以超过味。五味和:味味不同,味味分明,味味突出,或原汁原味,或鲜味*特,或卤味别致,或复合味多样。正是有此“个中四味”,湘菜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走上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餐桌。有识之士指出,湘菜若通过标准化制作,形成强大的湘菜品牌效应,可促进湘菜产业化,从而带动农业产业化和推动食品新型工业化,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湘菜标准”中,《湘菜基本术语》明确了208个基本术语,特别是对湘菜、湘式菜肴和湘点进行了历史性的定位,解决了什么是湘菜、什么是湘式菜肴和什么是湘点的问题。
有一*《全国口味歌》唱得好:“安徽甜,湖北咸,福建浙江咸又甜,宁夏河南陕甘青,又辣又甜外加咸。山西醋,山东盐,东北三省咸带酸,黔赣两湘辣子蒜,又辣又麻数四川。广东鲜,江苏淡,少数民族不一般。”这*民谣一唱,**食客不仅胃口大开,还会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感到自豪。应该说,湘菜标准的诞生,在各大菜系中带了个好头,起到了“***”的作用。众所周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因此,经营湘菜*先要打好湖湘文化牌,用文化来提升湘菜的品位,用文化来创新湘菜。有人问:湘菜卖不出价是什么原因?这是由于湘菜品位的提升速度慢于人们时尚审美消费追求的速度。对于这对矛盾,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用湖湘文化精华元素丰富湘菜底蕴,用现代文化包装,走标准化之路,走产业化之路。就长沙而言,餐饮年销售额已达到近60亿元,占到长沙GDP的7%。从这一事实可以看出,湘菜产业已具备作为一个城市支柱产业发展的条件。
尽管仍有坎坷,但前途光明。人们确信:湘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一旦建立,湘菜*特的个性将会得到有效保证,那就是———酸而不酷、辣而不烈、肥而不腻、咸而不减、嫩而不生、清而不寡、浓而不稠、甘而不过、脆而不坚。试想有了这份标准,还愁**食客闻香而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