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涨”声四起 消费者hold不住

2012-03-06来源 : 互联网

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星巴克咖啡在深圳所有门店均已涨价。以很多人爱喝的拿铁为例,原本25元、28元和31元的中杯、大杯及超大杯的拿铁,已分别变成了现在的27元、30元和33元,实实在在地涨了2元。

对此,星巴克在中国官方微博表示“此次调整是为了反映运营成本等因素的变化。星巴克成为龙年**涨,百胜集团也紧随其后,表示该公司计划2012年内进行更大规模的提价,以抵消食品和人力成本上升,增强**能力。这就意味着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品牌于今年内都可能面临大规模涨价。其实,这已不是百胜近期内**次涨价了。自去年年初开始,洋品牌就进入了涨价轨道。仅去年一年内,肯德基就先后三次调整了价格。**次调价是于去年1月,肯德基宣告是30个月来的*次调价,单品涨幅0.5元~1元。随后,肯德基再次启动提价引擎,分别于去年9月份、10月份进行了两轮价格调整,涨幅在0.5~2元间。而今年初,百胜旗下必胜客下午茶价格也平均上调3元,外卖费从原本的7元提到了8元,涨了1元。

接连涨价 网友大呼hold不住

今天这个涨,明天那个涨,面对各大餐饮店的连番涨价,消费者都显得十分无奈,唯有在网上吐吐槽,发泄一下不满。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成本压力的上升对于餐饮企业而言都是无法避免的问题,即便如此,不少企业也不敢贸然涨价,一方面由于该市场竞争激烈,一旦涨价或面临丧失原有市场份额的风险,另一方面大多餐饮企业未形成自身品牌,大多产品附加值并不是源于品牌价值,而是简单的劳动加成,竞争力有限,而洋餐饮*头频频涨价就是凭借着其品牌价值的优势。

以星巴克为例,它一边规划扩张,一边还要启动涨价,是对自己品牌文化的一个信任。另外,星巴克凭借其实力和垄断地位,已成了**我国白领**生活方式的一种软文化控制力,在内地还缺乏像类似**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内地消费者只能被牵着鼻子走。

同时,星巴克等洋餐饮的涨价也彰显出洋餐饮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正日益加大,国内食品消费市场的潜力较大。

除了品牌优势外,业内人士也分析,洋*头的涨价与中国所处的消费阶段和大众消费心理有关。发达国家的普通产品,到了发展中国家就成了中**产品,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大众也多少还有些“崇洋**”的心理。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