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泰丰创始人杨秉彝原来是地道的晋商

2016-02-29来源 : 互联网

我**次接触到鼎泰丰是在1970年代。依稀记得那天由孔老师带领永义、景明与我等人去吃点心,老师说不用客气,点自己喜欢的。我当场点了小菜、小笼包、肉丝蛋炒饭与酸辣汤;有人点汤面、粽子。

一、缘起

我**次接触到鼎泰丰是在1970年代。依稀记得那天由孔老师带领永义、景明与我等人去吃点心,老师说不用客气,点自己喜欢的。我当场点了小菜、小笼包、肉丝蛋炒饭与酸辣汤;有人点汤面、粽子。「还可点些甜点。」老师笑着说。这家店门面不大,里面有于右任撰的「鼎泰丰**」五个字当店招,并悬挂一些名人书画,充满人文气氛,顾客盈门,为「室雅何须大」作了**的诠释。这是我的*初印象。 四十多年来,会学生、约朋友,我经常提议到鼎泰丰。既可品尝它的各种餐点,也能见识它的**文化,特别是食材、质量、味道与服务,与时俱进,更上层楼,成为蓝海策略的典范。 我看过店里坐着创办人,也见到第二代接棒者,他们总是笑脸迎宾,和气待人。我尝遍鼎泰丰美食,也默默进行长期的观察。这家钟南北口味于一身,又扎根本土,不停炼味,终于研发出八类七十九种的谱系,神奇的把小吃转化为**美食。既**典范,并复制成功,获得**奖项的肯定,可说是华人的骄傲,也是世界餐饮的**。这个餐饮**的符码蕴藏无限魅力,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索。位于台北101的鼎泰丰,是观光客的朝圣地.

二、鼎泰丰的诞生

1958 年,鼎泰丰设立,创办人是杨秉彝(1927~)。他是山西省崞县(现已并入原平市)人。少年历经军阀割据、**、国共内战的苦难岁月。面对生存、未来,他毅然叩别爹娘,走上颠沛流离的前途。1949年,辗转来到台湾,承蒙舅妈的介绍到「恒泰丰」**送货。**是上海人王尹夫,专卖黄豆油、麻油与米醋。由于此一机缘,让这个北方人认识许多上海人,学会上海话,也习惯上海菜。二十八岁那年,与同事赖盆妹(1933~1996)结婚。后来因为王**投资土地失败,**生意也垮了,秉彝夫妇祇好离开「恒泰丰」,另谋出路。他们在临沂街租赁店面卖油,货源是从万华「鼎美**」批来的。他相当念旧,离开服务十年的「恒泰丰」,又向「鼎美**」批油,于是各取两**中的「鼎」与「泰丰」,并成「鼎泰丰」,做为**的名字,并托人向监察院长于右任先生求写「鼎泰丰**」五个字当作店招。1963年,他们买下信义路现址,继续卖油。1972年,色拉油风行,传统食用油受到打击,迫使杨家思考改行。「复兴园」**唐永昌建议卖上海点心,并介绍点心师父鲁纪忠合作,在店面一半卖小笼包、千层糕、菜饺、寿桃、银丝卷;另一半则留给自己卖牛肉面、排骨面、酸菜面、鸡汤与牛肉汤。后来杨太太找来客家乡亲罗纶标(1956~)接掌厨房工作。 二年后,鲁纪忠结束营业,杨家顶下器具,又请上海点心师傅蔡水信来帮忙,他舍得用料,又是配馅料的高手。于是改为专卖点心,内容包括汤、面、小笼包、蟹黄包、菜饺、虾饺、虾仁烧卖、银丝卷、菜肉包、豆沙馅大包、千层糕、松糕、肉粽、豆沙粽,后来陆续推出八宝饭、泡菜与小菜。 杨秉彝有子女五人:杨美芳、杨纪华(1956~)、杨国华(1961~)、杨纪兰与杨美兰,人人都投入工作行列。1972年,杨纪华就读淡水工商企管科一年级。鲁纪忠有个癖好,常出去打牌,与杨纪华特别有缘份,便传授小笼包的技法给他,好让外出空档时,可以「代班」。加上蔡水信的面授机宜,让杨纪华学得一手精湛的技艺。那年他十六岁。 五专念了六年半才毕业,接着服兵役-海军陆战队,除了锻炼体魄之外,也学得一些管理的窍门:个人的自律与团队的纪律。 1980年9月,他自军中退伍,先到台北花园新城担任两年的交通调度员,因店里的生意繁忙,亟需人手,便回到鼎泰丰来帮忙。

标签: 鼎泰丰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