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业呈中西交融发展趋势

2012-04-01来源 : 互联网

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已经取得快捷提升,与此相对应的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程度从日新月异的餐饮业的发展状况得到充分体现;二是中西经济、文化及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也从日趋交融的中西餐饮行业得到充分体现。

现在,中国在各个方面与**社会不同国家和民族建立起日趋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此同时,餐饮业的交流与合作也日趋紧密。

从近年来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态势来看,西餐业的发展已呈现由南向北、由东向西、由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张的趋势;西餐消费人口也呈现出年轻化、职业角色多样化的特征。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快速崛起的中华大地,中西餐饮业从产品创新到消费环境营造,从餐饮文化到消费方式等诸多方面,已呈现出全方位取长补短、互动发展的特征。可以发现,中西餐饮业的交融发展将**餐饮时尚消费的潮流!

1、中西方饮食观念及习惯的比较

我国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由于我国历史上一直未出现过政教合一的**,因此多数人在饮食上受宗教的禁忌约束较少,加之人口众多,为解决吃饭问题,也需要多方觅食。而上层人士在饮食上又喜欢猎奇,讲究物以稀为贵。所以中国菜在选料上非常广泛。

西方在进入中世纪后,在精神文化上一直受到宗教的约束,因此在饮食选料上有着种种禁忌。

2、中餐与西餐的加工比较

中餐厨师非常讲究刀工,一把菜刀使用起来出神入化,可以把原料加工成细小的丝、丁、末等。

西餐厨师更讲究刀具,厨刀的种类非常多,加工什么原料用什么刀也很讲究,但很少把原料加工成细小的刀口,大都是体积较大的排、卷、块等形状,讲究造型。

3、中餐与西餐烹调比较

中国的烹调方法可谓是博大精深,有各种不同的做法。需要加热的可以煎、炒、烹、炸、煮、蒸、炖、熬、烧、烤等;不需加热的可以凉拌、腌、酱等。加工的主食主要有:蒸的馒头、包子,煮的饺子、面条、汤圆,炒的面,烙的饼。中国菜还用许多调味品,如盐、酱油、醋、黄酒、香油等,数不胜数。西餐的一份主菜要由主料、配菜和寿司三部分组成,而且是分别制作,*后放在盘子里,组合成一份完整的菜。

中餐做菜一般选用圆底锅、明*灶,这种设备非常适宜炒菜,所以中餐的烹调方法有很多,并且变化丰富。

西餐做菜用平底锅、暗*灶,并带有烤箱,还要有扒板、面*炉等设备,所以烹调的方法主要是煎、烤、焖、烩、铁扒为主。

4、中餐与西餐口味比较

中餐菜肴大都有明显的咸味,并富于口味变化,同时由于加工的刀口较小,所以入味很好,多数菜肴都是**成熟后再食用。

西餐菜肴很少有明显的咸味,口味变化相对没有中餐多,但追求菜肴鲜嫩的效果,像牛排、羊排等菜肴都要根据客人的要求确定成熟度,除了部分东欧人吃全熟的外,多数西方人喜欢吃五成熟的,有些海鲜还喜欢生吃。

再有,西餐非常讲究制作寿司,而且种类繁多,几乎所有菜都配有寿司。

5、中餐与西餐主食比较

中餐有明确的主副食概念,主食有米、面等各种谷类制品,并占有较大比重。而西餐并无明确的主副食概念,谷物制品以面包为主,其它一些面食、米饭经常作为配菜放在盘子旁边,用量也较小。

中西方餐饮行业要扬长避短,走互补之道路。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成为了中西方餐饮文化交流融合*重要的基础。只有交流,才有可能了解;只有了解,才有可能发展。

中西餐饮文化的差异是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差异,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这种差异会变得越来越模糊。中西饮食文化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同发展!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