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国**食品市场销售额就接近1000亿元。但是在**食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食品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前不久,海南省警方就一举查获了5个生产假冒**食品的窝点,这起假冒**食品案件涉案金额大、波及范围广、产品销售到了全国13个省市,而且这些窝点生产的**食品仿真性也比较高,犯罪分子甚至在**食品视频:海南摧毁涉案金额超8千万假冒**品团伙来源:****新闻频道里加入“伟哥”成分。
有人制售假冒**品
■线索
前不久,海南省警方接到一个线索:在海口市有一个叫王某的人**制售假冒男性**食品,其中包括**肾宝、虫草藏鞭丸、鹿茸回春丸等40多个品种。线索显示,王某制售的假冒男性**食品不仅包装精美,服用后效果也非常好,很受欢迎,产品至少在全国13个省市都有销售。接到线索后,海南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由于线索仅提供了王某的姓名和他使用的一个手机号,要想从人口200多万的海口市找到王某,难度非常大。
■破案
手机号理出涉案同伙
针对这个仅有的一个姓名和手机号码,海南警方在公安网系统上面海量搜索了一遍,发现这个名字同名同姓的太多。而当警方拨打王某的手机时,更发现这个手机号早已停止使用。案件一下子陷入僵局。
经过反复研究,警方决定调取王某的手机通话记录。记录显示,和该手机号码通话的,基本都是湖北、河北、广东等地的电话号码,其中只有一个手机号是海口本地的,而且通话记录频繁,这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警方经过调查发现,这个经常和王某通话的手机机主,是一名叫郭某的外来人员。进一步的侦查确定,郭某与王某很可能就是线索中提供的制售假冒**食品的同伙。
垃圾里查出制假嫌疑
经过调查警方发现,王某在位于海口市建设三横路的金马大厦三层租用过一个房间。当警方来到金马大厦摸排时,这儿的异常情况引起了警方的注意。
房间平时都紧闭着大门。但有加工、生产的一些声音在里面。平时大门紧闭,有人过来,一进门后,马上就反锁。
警方经过长时间的守候发现,王某租用的这个写字间里,每天都要运出大量的垃圾。一个小小的写字间,为什么每天都会运出来大量的垃圾?警方发现,垃圾堆里装的就是一些铝箔,切割过的一些铝箔,还有PVC板和胶囊盒。
这个发现让警方初步判断,这个写字间很可能就是王某制造假冒**食品的窝点。物流公司的发货记录显示,和王某往来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做药品或**品批发的,涉及区域极为广泛,有湖北、河北、广东、浙江等13个省市。这进一步让警方确认,王某就是警方要找的制造假冒**食品的嫌疑人。
售假网络涉13省市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发现,王某的生产窝点无证无照。这样,一个以海南海口为生产基地,以湖北、广东、浙江、河北、天津等13个省市为销售中心的假冒**食品制售、贩卖网络轮廓初步显现。警方发现,王某造假的手段非常隐蔽,王某把制造假冒产品的原料配制、生产丸剂、初加工、精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分开在不同窝点进行。生产药剂、丸剂的这些人,不知道在哪包装,销售又怎么销售。
造假窝点是分开的,这些窝点的具体位置也只有王某等少数几个核心成员知道,窝点之间的货物转运更是由王某等核心成员亲自完成,普通员工根本不清楚其他生产工序在哪完成。金马大厦只是王某造假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成品包装。在海口市,王某掌控的其他4个造假窝点也逐步进入警方视线。
捣毁5个制假窝点
在确认了王某制售假冒产品,并查清所有的造假窝点具体方位后,海南省警方抽调150余名警力,兵分五路同时行动,一举捣毁5个造假窝点,彻底摧毁了这个以王某、郭某和张某等人为首、涉及全国13个省市的特大制售假冒**食品的犯罪团伙。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缴获各种假冒**食品丸剂、胶囊 500多万粒,以及商标、药盒、防伪标识等包装材料20余万件,制假设备24台。涉案金额高达8000余万元。
■调查
加工窝点脏乱发霉
这些造假窝点所生产的假冒**食品到底是用什么原料加工的,又是怎样流入**食品销售市场的呢?在金肯路的一个初包装窝点记者看到,这里正要包装的各种假冒**食品丸剂随意地放在塑料桶里,在这里做包装的工人都是临时招聘来的。
一位工人告诉记者,她和其他5位工人的工作就是把丸剂装到盒子里,这样小的丸剂,他们每人每天至少要装30斤。已经包装好的成品堆满了房间。而在另外一个生产丸剂的窝点记者发现,这个只有十几平米的小屋脏乱不堪,到处都是灰尘,地上也是黑乎乎一片,整个屋子里充满了发霉的味道。
批准文号全部假冒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警方查获的**食品主要分两类,一类宣称是补肾产品,一类号称具有壮阳功能。名称五花八门,有的叫**肾宝,有的叫茸血鹿鞭丸,都与男性**有关。这些产品包装精美,外包装上也都标有**食品专用的“卫食健字”批准文号。国家《**食品管理办法》规定,**食品必须经过相关部门审核,获得批准文号才能生产上市。但是执法人员发现,这些标注的批准文号全都是假的。
造假人员承认,产品包装上标注的批准文号,要么是自己随意编造,要么就是仿冒市场上畅销品牌的批准文号。
■对话
记者:你们是真的批准文号,还是说根本就没有?
犯罪嫌疑人张某:这是编造的。
记者:编造的,那为什么编造这个批准文号?
犯罪嫌疑人张某:这个就是以前别人怎么做,我们就跟着别人后面仿,你如果没有模仿,别人说你这个东西就不是很(好)。
中药制剂无中药成分
批准文号是假冒,产品的成分又如何呢?记者注意到,几乎所有的产品外包装上都标注主要成分是人参、鹿茸、冬虫夏草、枸杞等名贵中药,然而在加工窝点记者看到,这里除了淀粉、糊精和色素外,找不到任何中药材料。造假人员张某承认,他们生产的产品包括**肾宝、虫草藏鞭丸、参茸补肾金丹、鹿茸回春丸等达 40多种,但是这些不同名称的所谓中药制剂,实际上不含任何中药成分,之所以打着中药的招牌,图的就是市场好卖。
犯罪嫌疑人张某称,根据市场反映,客户对含中药成分的产品印象比较好。于是就在做包装的时候,把这些中药成分名称添加上去。
**食品添加伟哥
张某介绍,产品要畅销,仅靠精美的包装和“名贵中药”等虚假宣传还不够。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吃了以后的“效果”才是制胜法宝。张某宣称,有一种神秘物质,只要添加一点到产品里去,就会让所有的消费者吃了都觉得满意。
警方把查获的假冒**食品29个样品送到海南省药品检验所进行检测,其中27个品种里面添加了西地那非和他达那非。
西地那非俗称伟哥,他达那非也叫西力士,这两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在我国属于处方药。原来,张某是通过在**食品里非法添加西药成分,来达到宣称的疗效的。药监执法人员指出,未经许可在**食品中添加西地那非和他达那非不仅违法,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危害也非常大。
记者注意到,在这些产品的外包装上,都印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均可使用”字样。
成本两角钱 批发5角钱
据警方介绍,假冒**食品中违法添加西药成分的现象比较普遍,近年来浙江、江苏、陕西、安徽、河北等地都查处过类似案件。据犯罪嫌疑人张某交代,他用淀粉加西地那非生产这种丸剂,每粒成本只要2毛钱左右,而对外批发价每粒5毛钱,而该犯罪团伙每天最多可以生产丸剂2万粒。这样算下来造假获利非常可观。
暴利驱使不法分子铤而走险。而在造假过程中,造假人员为了逃避打击,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隐蔽。海南省这次查处的造假案件,作案人员不仅把各个生产环节分开在不同的地方进行,对于窝点的地点选择也极为小心。
他们把窝点做小,分散在出租屋、民房,这样不容易引起监管部门注意,周围的群众也不容易发现。
物流公司从不查货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这起特大制售假冒**食品案中,所有的假货都是通过物流公司办理托运来运往湖北、河北、广东等13个省市。犯罪嫌疑人张某交代,他每次去物流公司,都是以食品的名义发货,物流公司也从来不审查他发的是什么,甚至连任何有效证件都不需要出具。
警方介绍,一些物流公司为了盈利而不对托运的物品进行核实,给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也从一定程度上帮助造假人员规避了风险。海南省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叶德爱称,这些都导致三无的或者伪劣的产品,可以很方便地通过物流在各地之间流转。
隐蔽的作案手段加大了执法部门对**食品造假源头的查处难度。因此专家指出,只有加强流通环节的打击力度,在假冒**食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才能有效杜绝假冒**食品的泛滥。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