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打造奢华的中国餐饮俏江南

2011-12-07来源 : 互联网

2000年4月,张兰的**家以川剧变脸脸谱为Logo的“俏江南”品牌餐厅在北京国贸的**写字楼里开业。当时追求高品位、富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成为一种消费时尚,而多数的中国餐饮企业还处于传统粗放式的发展阶段。

之后,定位于**商务人士的“俏江南”,在餐饮界找到了“蓝海”。2007年,启动针对年轻时尚人群的时尚概念品牌餐厅“SUBU”。2006 年及2008年,接连在北京、上海打造针对**奢华人群的兰会所(LanClub)。2009年,俏江南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张兰,已经拥有40家店, 并以15亿资产位列“2008胡润餐饮**榜”第三位。

从**下乡,到出国打工,再到创立**餐饮**品牌,张兰白手起家的**之路,诠释了一代传统行业创业者的突围和艰守。艰苦岁月中历练出的张兰,对辛苦获得的**挥洒自如,频繁亮相在国内外各种慈善拍卖会上的她,一出手动辄**。

一支水晶杯上万元,一把椅子18万元,一盏百乐水晶灯500万元,满屋镶嵌着约1600张油画等,这是耗资3亿的北京“兰会所”,一家针对**奢华人群消费的餐厅,却更像是一家充满艺术气息的博物馆。

兰会所是由法国 “鬼才”设计师菲利普·斯塔克2005年设计的**份中国作品。此前,纽约别致的旅馆,法国总统的私人住宅,还有**各地的咖啡馆,已经令菲利普?斯塔克在**获得设计界绝色的声誉。

“菲利普·斯塔克的中国**份奢华作品”的**效应,吸引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诸多**名流。前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此期间三次光顾兰会所,并 称这是“他去过的最好的一家会所。”而在奥运会开幕后的第三天,更多这样的**首脑齐聚“兰会所”之后,“兰会所”遂成了一张中国标志的**名片。

“中国比我有钱的富人很多,为什么由我来做这个‘NO.1’?”张兰对此的解释是,“我想改变外国人对中国贫穷落后的看法”。

这一切,得从张兰的人生经历说起。

上世纪60年代,一场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将张兰的童年割裂成“冰火两重天”。在1968年之前,张兰每个周日都会跟清华大学建筑系 教授的父亲去中国美术馆看画展,一有时间,就帮助父亲叠各种建筑模型。1968年,她不得不跟着父母下放到湖北偏远的山区农村。

父亲被打成右派,关进牛棚。母亲需要与父亲划清界线,到机关大院扫院子。一次,母亲扫院子时发现了一张毛泽东在延安的大照片,由于扫地不方便,就将照片夹在胳膊底下,不小心照片上的头正好冲下。张兰的母亲当晚被别人举报,被打成了“现行******”。

10岁左右、不谙世事的张兰,在母亲也关进牛棚后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年幼的弟弟。采菱角、割麦子、放牛成了最主要的生活。而每天最累 的工作,则是到10多里外的河边挑水。一个大水缸,张兰不知要来来回回多少次。一直到了十七八岁发育的时候,张兰还是瘦骨嶙峋。

艰苦岁月里成长的张兰,在回北京大学毕业后,没有满足于捧上那个年代人人都羡慕的铁饭碗。已为人妻为人母的她,选择了1988年出国打工。那时 正逢遭遇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肆虐,经济停滞不前。而国门也刚刚敞开不久,一股国外淘金热正在盛行。这波“潮中人”的生存状态在 1993年播出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中被全景式地展现。当时流行的一句话则是,“国外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抱着出国“开眼界”想法的张兰,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赚到回国创业**桶金2万美金,然后回国创业。

在当时的加拿大,华人受歧视的现象仍然存在。对来自印象中仍贫穷落后的中国大陆人,加拿大人则没有多少好感。张兰的境遇则更为糟糕。她到加拿大 多伦多以后,刚开始连“打工证”都没有,只好到餐馆打黑工,也就是后厨的小工。一天要扛一百二三十斤的牛肉十几次,要切6大筐胡萝卜。刷盘子则是当时最轻 松的活。

当时寄人篱下的滋味,张兰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只有国家富强了,中国人才能挺直腰板做人。”她要堂堂正正地回国创业。离1991年圣诞节只有4天时,张兰终于赚到了2万美金。她放弃了当时约值100万港币的移民证,坐上了回国的飞机。

当年淘金潮中出国打工留学从此定居国外的人不胜枚举。“现在还有好多人劝我办移民入美国籍加拿大籍,说资产和企业可以得到更多保护。但是我都不予理会,因为我做不到拍着自己的胸口,对着别国国旗真心宣誓。”张兰执著于自己的选择。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